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咨讯 > 正文

地下混凝土防水施工工艺的改进

发布时间:2014-09-23 浏览
     

    一、地下混凝土结构渗漏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1、板墙根部(与底板交界处)漏水,这种情况在工程中是比较常见的。莱城电厂1#、2#机组(2×300mkw)BOP工程中的翻车机地下结构部分就出现过。分析其根原是由于混凝土施工造成的:

    第一种情况为:当底板和板墙一起施工时,从一端到另一端斜向浇筑,在振捣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时,前面的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20—30cm高范围内的混凝土受牵连振动,底板混凝土受振动下沉,从而板墙根部混凝土受到影响也下沉,则在墙根上部20cm处拉裂;

    第二种情况为:当底板和板墙一起施工时,从一端到另一端斜向浇筑,在振捣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时,前面的已振捣完的底板受振动下沉,而板墙混凝土由于模板作用下沉量小,则在底板和板墙交界处拉裂。

    第三种情况为:当先施工底板,后浇筑板墙时,由于间隔时间太长,底板混凝土已经初凝,浇筑板墙的混凝土出现离析,石子正好在两次浇筑面上,造成以后漏水。

    第四种情况为:当底板和板墙分两次浇筑,留设施工缝时,在施工缝处渗漏水,此种情况在下面第条施工缝将详细介绍。

    预防方法:针对前两种情况:在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下步底板混凝土时,不要将振捣棒插到上步底板混凝土内及两步混凝土交界处,要离开一定距离,且应大于插振捣棒振幅距离,最好底板和板墙不要一起浇筑,而采用先施工底板,后浇筑板墙的施工方法;针对第三种情况,必须在底板浇筑完2—4个小时后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板墙,浇筑板墙时,应斜向浇筑,使稠的水泥浆首先流向混凝土界面,振动棒振捣要插入前次浇筑的底板混凝土内。

    2、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

    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出现麻面;

    b)模板接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c)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d)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捣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e)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或下料配合不好,末及振捣又下料,漏振造成蜂窝;

    f)模板孔隙末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造成蜂窝。


快速导航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展示
新闻咨讯
厂房一角
联系我们
产品分类
止水钢板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版权所有© 河北献县止水钢板厂 网站地图 企业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