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逆作法地下工程施工,如果采用钢板止水带作为上、下两板墙衔接处水平施工缝防水措施包括下板墙模板支护前,需要另外设置水平向通长刹肩作为混凝土的浇筑口,且刹肩顶面应高出下板墙顶面一定高程,以保证一定的混凝土压力差,将下方混凝土 “挤压”入止水钢板外侧,使混凝土与止水钢板共同作用,进而达到阻止外部地下水渗入的目的。可以看出,对于常规工艺而言,止水钢板外侧混凝土浇筑、振捣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钢板止水带的止水效果。在常规工艺操作过程中,由于空间限制,振动棒无法插入止水钢板外侧进行混凝土振捣,且刹肩高出下一板外墙顶面高程所提供的压力很难将混凝土充分压入止水钢板外侧,外侧混凝土的密实度及其与止水钢板的有效粘结效果均很难得到保证, 进而影响到钢板止水带的防水效果。实际实践表明,常规工艺止水效果不佳。
逆作法外墙水平施工缝钢板止水带混凝土浇筑方法, 它包括:步骤一,在上一板外墙支模阶段,于外墙模板底部间隔2〜3m水平距离预留 40cmX40cm 或 50cmX50cm 宽高的孔洞;步骤二,制作相应40cm X 40cm或50cm X 50cm宽高且不包括内外侧、底侧的三面木方盒填入上一板外墙模板底部,并与外部模板固定;步骤三,下一板外墙模板支护阶段,在孔洞外围支护刹肩模板,模板内侧距离洞口边侧 3 〜5cm ;步骤四,支模完成后,自洞口处浇筑下一板外墙混凝土时,使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斜向流动,配合一定程度振捣,使混凝土填充密实止水钢板内外侧空间;步骤五,洞口留挫处局部止水,可以采用涂抹止水胶或膨胀止水带等传统方式实现; 步骤六,下一板外墙混凝土达到一定凝固效果后,拆除模板,完成上、下板外墙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钢板止水带施工。